《計然七策》完整解碼:從春秋經濟戰略到現代商業智慧的永恆法則
穿越2500年的經濟智慧,一套至今仍能精準預測市場的完整系統
前言:被遺忘的經濟學始祖
在現代經濟學課本中,我們讀到亞當·斯密、凱恩斯,卻極少提及一位早於他們兩千多年的東方經濟學始祖——計然。
《計然七策》原文雖已散佚,但司馬遷在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中保存了其核心思想。這套由范蠡實踐並助越王勾踐復興的經濟戰略,不僅是古代國家治理的智慧,更是一套穿越時空的商業預測系統。
今天,讓我們完整復原這七策,並解讀其在現代社會中的驚人應用價值。
一、完整七策:基於史記的權威復原
第壹策:週期預測論(掌握經濟節奏)
原文核心:「歲在金,穰;水,毀;木,饑;火,旱……六歲穰,六歲旱,十二歲一大饑。」
白話解讀:
計然發現農業經濟存在清晰的12年週期:6年豐收→6年乾旱→12年一次大饑荒。這種週期性如同四季更替,是可以預測的自然規律。
現代應用:
股市的牛熊週期(通常7-10年一循環)
房地產市場的波動規律
行業興衰的生命週期(如科技產品的迭代)
實例:就像農民根據季節播種收割,投資者可以根據經濟週期調整資產配置——經濟復甦期投資股票,繁榮期轉向保守,衰退期持有現金等待機會。
第貳策:平糴平準論(平衡市場的藝術)
原文核心:「夫糴,二十病農,九十病末……上不過八十,下不減三十,則農末俱利。」
白話解讀:
糧價過低(如20錢)傷害農民,過高(如90錢)傷害商人。理想狀態是維持在30-80錢之間,實現農商雙贏。
現代應用:
中央銀行的利率調控
政府的物價穩定措施
企業的價格策略(既不惡性競爭,也不壟斷定價)
實例:國家糧食儲備制度在糧價低時收購保護農民,在糧價高時拋售平抑物價,正是這一思想的現代實踐。
第叁策:貨物蓄積論(品質與時效管理)
原文核心:「積著之理,務完物。」、「易腐敗而食之貨勿留,無敢居貴。」
白話解讀:
儲存貨物的關鍵是保證質量,對於易腐敗品不要囤積居奇,應快速流通。
現代應用:
企業的庫存管理(JIT即時生產系統)
食品行業的鮮度控制
科技產品的快速迭代
實例:豐田汽車的「零庫存」管理、生鮮電商的週轉效率,都體現了「財幣欲其行如流水」的智慧。
第肆策:供需價格論(市場分析的基礎)
原文核心:「論其有餘不足,則知貴賤。」
白話解讀:
分析商品是供過於求(有餘)還是供不應求(不足),就能預測價格走勢。這是供需定律的最早表述。
現代應用:
市場調研與需求分析
投資標的選擇
產品定價策略
實例:晶片短缺導致電子產品漲價,新能源車需求爆發帶動鋰價上漲,都是供需定律的現實體現。
第伍策:逆向操作論(戰勝群體心理)
原文核心:「貴上極則反賤,賤下極則反貴。貴出如糞土,賤取如珠玉。」
白話解讀:
價格高到極點必然下跌,低到極點必然上漲。因此要在價高時果斷賣出,價低時大膽買入。
現代應用:
價值投資(如巴菲特的「別人恐懼時我貪婪」)
反週期投資策略
市場情緒指標應用
實例:2008年金融危機時,大多數人恐慌拋售,少數逆向投資者大膽買入,最終獲得巨額回報。
第陸策:資金週轉論(現金流為王)
原文核心:「財幣欲其行如流水。」
白話解讀:
資金要像流水一樣不斷週轉流通,停滯就會失去活力。
現代應用:
企業現金流管理
資產週轉率優化
投資組合再平衡
實例:亞馬遜長期利潤率不高,但通過高速週轉創造了巨大價值,正是「流水不腐」的現代詮釋。
第柒策:前瞻投資論(預見未來需求)
原文核心:「旱則資舟,水則資車。」
白話解讀:
乾旱時投資造船(因旱後常有大水),水災時投資車輛(因水退需要運輸)。在需求尚未出現時提前佈局。
現代應用:
風險投資與前瞻性佈局
戰略性基礎設施建設
人才儲備與培養
實例:比爾·蓋茲在1995年預言互聯網浪潮,馬雲在1999年佈局電子商務,都是「旱則資舟」的經典案例。
二、七策的系統性智慧:一套完整的決策體系
這七策不是孤立的技巧,而是環環相扣的完整系統:
情報系統(第肆策):首先分析市場供需狀況,收集決策所需情報。
判斷系統(第壹策):將當前情況置於更大的經濟週期中定位,判斷所處階段。
決策系統(第伍策):基於週期位置做出逆向操作決策。
執行系統(第叁、陸策):確保執行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和流動性管理。
穩定系統(第貳策):通過平衡機制確保系統不會崩潰。
創新系統(第柒策):為下一輪週期提前佈局。
這個系統在現代投資中的應用流程是:
研究行業供需變化(第肆策)
判斷經濟週期位置(第壹策)
在市場悲觀時買入優質資產(第伍策)
確保投資組合的流動性和質量(第叁、陸策)
設定止盈止損點保持穩定(第貳策)
提前佈局下一個增長點(第柒策)
三、現代應用實例:從個人理財到企業戰略
個人財富管理
週期意識:根據人生階段(青年、中年、退休)配置不同資產
逆向操作:市場恐慌時定期定額買入指數基金
流動性管理:保持6個月生活費的應急資金
企業經營戰略
平準思維:產品定價既考慮成本也考慮市場接受度
品質優先:與其低價競爭不如做好產品質量
前瞻佈局:在技術變革前投入研發
國家經濟政策
逆週期調節:經濟過熱時加息,衰退時降息
戰略儲備:建立石油、糧食等關鍵物資儲備
基礎設施投資:經濟低迷時加大基建投入
四、跨文化智慧比較:東方智慧與現代經濟學
計然的思想與現代經濟學驚人地契合:
計然七策 |
現代經濟學對應 |
|---|---|
週期預測論 |
經濟週期理論 |
平糴平準論 |
宏觀調控與價格管制 |
供需價格論 |
供需定律 |
逆向操作論 |
行為金融學 |
資金週轉論 |
現金流折現模型 |
不同的是,計然的體系更加註重實用性和系統性,將天道、人道、商道完美結合。
五、常見誤區與實踐要點
誤區一:將逆向操作簡單理解為「與大眾相反」
真正的逆向操作是基於嚴謹分析的「與市場情緒相反」,而不是為反而反。
誤區二:過度關注短期波動
計然的週期理論以年為單位,需要耐心等待週期兌現。
誤區三:忽略質量基礎
沒有「務完物」的前提,任何價格操作都是空中樓閣。
實踐要點:
建立自己的分析框架:結合週期、供需、質量等多維度
保持流動性:永遠不要讓自己處於被迫賣出的境地
克服情緒影響:用系統決策代替情緒決策
長期堅持:系統的有效性需要時間驗證
結語:穿越時空的永恆智慧
計然七策的偉大之處,在於它不僅是一套經濟策略,更是一種思維方式:
它教我們尊重規律而非對抗規律,利用週期而非抱怨週期,超越情緒而非被情緒控制。
在資訊爆炸、變化加速的今天,這套古老的智慧反而顯得更加珍貴。它提醒我們,無論科技如何進步,人性的規律、供需的法則、週期的循環這些底層邏輯從未改變。
掌握這七策,不僅能讓我們在經濟活動中更加從容,更能培養一種「與時偕行」的人生智慧——知道何時該進取,何時該保守,何時該堅持,何時該轉變。
這或許就是計然留給我們最寶貴的遺產:不僅是致富之術,更是明道之法。
本文基於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的歷史記載進行現代化解讀,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,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。市場有風險,決策需謹慎。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