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不是不跟你(妳) 講,講有用嗎?」—— 一句話背後的絕望宇宙

 



我要 LUCKYGO 八字命理 諮詢


這句話並非單純的拒絕溝通,而是一場失敗溝通後的心理創傷應激反應。它是一道心理上的「馬奇諾防線」,看似堅固,實則暴露了內心的脆弱與過往的傷痕。

一、 心理維度:創傷的烙印與習得性無助

  1. 過往創傷的印證

    • 說者並非第一次嘗試溝通。在過往的經歷中,他/她曾多次表達,但結果是:被忽略、被否定、被嘲笑、被反駁,甚至引發了更大的衝突。

    • 這句話等於在說:「我的溝通歷史數據庫顯示,與你溝通的成功率為零,且伴隨著高風險。根據算法,本次溝通行為應被終止。」

  2. 習得性無助(Learned Helplessness

    • 心理學術語,指因為重複的失敗或懲罰,而形成的對現實絕望和放棄掙扎的心理狀態。

    • /她不是在問你,而是在絕望地自問:「講有用嗎?」答案早已在過往的傷痛中被設定為「沒用」。這是一種深深的無力感。

二、 權力維度:被動攻擊與關係的審判

  1. 被動攻擊(Passive Aggression

    • 這不是直接的攻擊,而是通過「撤回溝通」這個行為來進行懲罰。潛台詞是:「你已經被剝奪了了解我內心的資格。」這是一種柔性的權力展示

  2. 關係的終極審判

    • 這句話是對雙方關係的一次「死刑判決」。它意味著,在說者心中,你已經被歸類為「無法溝通」、「不理解我」、「不值得信任」的對象。

    • 《鬼谷子》視角:縱橫家強調「揣情」與「摩意」,即洞察對方並建立情感連接。說出這句話,意味著他/她認為你已完全缺乏「揣摩」他/她內心的意願或能力,因此關閉了所有通道。

三、 溝通維度:元溝通的失敗

這句話本身是一種「元溝通」(關於溝通本身的溝通)。它的真實信息是:

  • 「我們之間的溝通模式是失敗的。」

  • 「你作為聽眾,是不合格的。」

  • 「我對修復我們的溝通,已經不抱希望。」

這是最令人心痛之處:他/她不是在溝通內容,而是在宣告溝通本身的死亡

四、 文化與哲學維度:絕望中的孤獨身影

  1. 《易經》「天地否」卦

    • 此卦象徵「天地不交,萬物不通」。正如卦象所示,天與地無法交融,生機斷絕。說出這句話,代表他/她認為你們之間已經處於「否」卦的狀態,陰陽不交,心意不通,再多的言語也只是徒勞。

  2. 存在主義的孤獨

    • 這句話表達了存在主義哲學所描述的根本性孤獨——「他人即地獄」在某種程度上的顯現。它意味著個體意識到自己的痛苦與體驗是他人(甚至是最親近的人)都無法真正理解和分擔的。

五、 博弈論維度:終止合作的納什均衡

在重複博弈中,如果一方每次選擇「合作」(坦誠溝通)都換來對方的「背叛」(忽視/打壓),那麼最優策略就會變為「永遠不合作」(拒絕溝通)。

  • 說者已經將你們的互動,判定為一場 「負和博弈」——溝通只會帶來比沉默更大的損失。因此,「不講」成為了他/她策略中的「納什均衡」,即對自身最安全的選擇。


如何回應這句「溝通死刑判決書」?

聽到這句話,反駁、講道理或追問「你為什麼不講?」只會進一步驗證他/她的預判。正確的回應,是嘗試繞過內容層面,直接修復關係與溝通模式層面

無效回應(火上澆油):

  • 「你都不講我怎麼知道?」(指責對方,推卸責任)

  • 「你講啊!我這不是在聽嗎?」(缺乏耐心,證明了他/她的預判)

  • 「你又來了!」(貼標籤,徹底關閉對話)

有效回應(破冰嘗試):

  1. 接納情緒,承認過失

    • 「我聽得出來,你對我已經很失望了。看來我之前很多次都沒好好聽你說話,對不起。」

    • (此舉是承認「元溝通」的失敗,而非糾結具體事件)

  2. 表達理解,給予安全感

    • 「我知道現在讓你講很難,你肯定覺得講了也沒用。我不逼你,等你想說的時候,我會在這裡認真聽。」

    • (解除對方的防禦心理,將「要求」轉變為「邀請」)

  3. 尋求共識,聚焦未來

    • 「我們之間的溝通好像出了很大的問題。我們能不能一起找個辦法,讓以後你願意跟我講的時候,我能做得更好?」

    • (將「你 vs 我」的對立,轉變為「我們 vs 問題」的聯盟)

總結

「不是不跟你講,講有用嗎?」是一句承載了巨大傷痛與絕望的話。它是一聲來自情感孤島的求救,卻以驅逐艦的方式呈現。

理解它背後的創傷記憶、權力動態與哲學絕望,我們才能以謙卑和耐心,去修復那座幾乎已經斷裂的溝通之橋。這需要的不是辯才,而是最深沉的同理心與改變自己的誠意


我要 LUCKYGO 八字命理 諮詢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【LUCKYGO命運解碼全攻略】八字命理諮詢|科學洞悉運勢×定制人生戰略

家中擺放公仔娃娃易犯小人?從陽宅風水與易經解析禁忌與化解之道

梅花易數的謀略哲學:從行為痕跡、薄片擷取到貝氏思維的戰場心理學